零点看书 > 都市小说 > 普通的我被奉为国师 > 第 23 章
    仅凭他二人的力量,是不够的。
    青州水患一事兹事体大,需刺史大人定夺,才知是何对策。
    最关键的点在于,若青州水患一事为真,却又无任何的征兆,刺史大人要顶着百姓的不信服,官员的质疑等等所带来的重重压力。
    林老爷一想想便头皮发麻。
    此举,可谓是独木枯枝过江,江水翻起千层浪,浪头过高,站在独木枯枝上的人,岂能存活。
    怕是尚未等到洪河水涨起,刺史大人便因要平息民愤而被治罪。
    好心变成坏事,恐怕刺史大人知晓洪河水会暴涨,也会三思而后行。
    若水患一事是假。
    而将水患事情当真的刺史大人,顶住了压力,动用大量人力物力防患水患,到头来,竹篮打水一场空。
    那时,刺史面对的可是天家的怒火,即使刺史贵为丞相之子,天子伴读,也少不了贬官问罪。
    而刺史大人选择闻而不动。
    等洪河水暴涨,一切都无法挽回时,极力挽救,与百姓共进退,便能收获好名声,甚至是远在京城的天子,也会因此事挂念在心,无功无过,却因奋不顾身治灾,还会得到天子的褒奖。
    是人,都知道该如何选择。
    这也正是林老爷担忧又恐惧的,若青州水患真的要发生,能救青州的,也唯有刺史大人。
    他一家老小还生活在青州,他是有钱能够带领全家人逃离青州,可此举,也与小人无异,青州是他的家,不到最后一刻,他还是想和青州一同共进退。
    现在,林老爷分外想怀疑李神仙算的是错的,只要是错的,他们便无需面对这样的难题。
    可这可能吗?
    李神仙算的卦象,无一有错。
    谁都有可能算错,唯有李神仙,他是不会算错的。
    林老爷对李乐只的能力信服,笃定是对的,可也正是这份笃定,不由面露苦笑,目光悲戚地看向李乐只离去的方向,将心中有担忧的事情,一五一十告诉了公孙淼然。
    在这件事上,唯有公孙淼然出手,才有三成的机会。
    林老爷也不敢去想说服刺史大人的事。
    简直是把人架在火堆上烘烤,让人左右为难,真的因为此事,因一件虚无缥缈而不确定的事,让刺史大人担负罪名。
    林老爷扪心自问,他做不到。
    被林老爷寄予期望的公孙淼然,内心在纠葛着,比起林老爷,他更明白这件事下隐藏的波涛,隐藏着何等的危机。若不妥善处理、解决,他父亲定会粉身碎骨,被政敌攻讦,落得个锒铛入狱的下场。
    最好的办法,便是当做不知道这件事。他从未来过扬州,从未见过野道士。
    公孙淼然想要转身离开,尚未抬起的脚腕处,似是绑了千斤重的锁链,锁链那处,连接着这座道观。
    胸口沉闷,浑身的力气都似是被抽走,他没有任何残留的力气,能够承受住千斤重的锁链,抬步离开此地。
    公孙淼然用力地呼吸着。
    虽未亲眼见过几十年前的那场水灾,只见过记载在纸上的文字,短短一行字,简简单单的笔画,便能使他心口酸胀,何况如今,一州人的性命皆在他一念之间。
    他自认,不是什么好人,可也不是个没心没肺没良心的人。
    长舒一口气。
    公孙淼然压下喉咙处的不适,平静道:“此事你也知晓是何等的大事,走水路回青州,要耗上不少时间,先飞鸽传书,将消息告知于我父亲。”
    “其次,”公孙淼然看向李乐只离开的方向道:“还要再会一会野道士,最好从他那打听到洪河水暴涨,需多少时日,也好早做打算。”
    “是,孙少爷,”听到公孙淼然要将消息告知于刺史,林老爷心底松了一口气,还好还好,孙少爷未想将此事隐瞒下来。
    不然,凭他一人,刺史大人可不会相信他说的话。
    片刻,林老爷的心又提起来。
    既然已经要早做打算,那……后面有一场硬仗要打了,作为青州最有钱的人,也要早早备下物资,好支持刺史大人办事。
    林老爷还在那想着要备下哪些物资,一不留神,眼前便没了公孙淼然的身影。
    他呆呆地看着周围,仅剩他一人的庭院,良久,他走到殿堂前,拿起三炷香,燃烧,香烟袅袅。
    他跪在蒲扇上,求神仙保佑,后将香插.进香炉内。
    *
    公孙淼然打定主意后,便去寻找李乐只,想从他那知道距离青州水患,还剩多少时日。
    道观很小,他朝殿后走去,穿过殿堂,便看到了殿堂后的厢房。厢房有两处,规格不大,他不需要穿堂过巷去寻找,便看到了站在后院的李乐只正在和一少年交谈。
    忆起大安县内的传闻,想必此人正是李乐只收的徒弟——高家高明礼。
    只见高明礼双眼亮堂,满眼欢喜,不知野道士何其说了什么,居然让他如此高兴,他还是少有看见,将一切想法挂在脸上的人。
    公孙淼然见李乐只要回头,立马收起脸上的神情,换作另一张脸面,倨傲地走上前,不善道:“野道士,我承认你有几分本事,不如你算算,我人生中最大的劫会在哪一天发生,嗯?”
    他这一生顺风顺水,若真有劫,也合该应在青州水患一事上。
    但公孙淼然也很清楚,有些事情,是不便说出口的。
    *
    李乐只诧异地看了公孙淼然一眼,吃错药了?
    不是认为他是骗子?是野道士?还敢让他来算?
    不过即使是对方要求,李乐只也不想算,他又不是谁说想算就算的。
    何况,就他那半吊子水平,还是不算为妙。
    李乐只摆摆手道:“你找别人,找正规的道士。”
    别来找我。
    这句话虽未说出去,但在场的两人都知道未尽之言。
    高明礼好奇地看向公孙淼然,这还是师父头一次拒绝的人,再一想,师父方才所言,要去扬州报备,难道是因为对方说了一些不中听的话,这才导致师父准备前往扬州?
    不明白发生了什么事,但不妨碍高明礼站在李乐只那边,不给公孙淼然好脸色。
    在公孙淼然看向他的那一瞬间,撇过头看向别处。
    公孙淼然也未想到,先前说出的话会成为回旋镖扎在他的身上。
    嘴是说爽了,苦果他全吃了。
    一天都没过去,要是知道半个时辰后,是这等的情况,他一定闭上自己的嘴。
    公孙淼然讪笑两声道:“是我先前有眼无珠,未看清……李神仙仙人之姿,还请李神仙饶了在下的无知。”
    这一番绕口的话说出来,公孙淼然十分不自在,他从未如此低声下气过,也不知低声下气该如何说。
    不说他,便连李乐只都感到怪异,问道:“你被夺舍了?”
    “夺舍?”公孙淼然疑惑不解。
    “无事,”为了掩盖自己说出的词,李乐只立马改口道:“看你心诚,为你算上一算,不准也不能怪我,毕竟我只是一个野道士。”
    公孙淼然:“……”
    不是说得道高人,超脱世俗,不因外物有七情六欲。
    这位道长怎么气性如此大,如此记仇,不放过任何情况,都要拿他先前说的话促狭他。
    不过一切果都是他结下的,也只能受着了。
    “道长说笑了,若道长真的是野道士,这世上也没有人能称得上是道士了。”
    “……”李乐只无奈,心想,我还是喜欢你桀骜不驯的模样。
    现在也太有礼貌了,礼貌到他都不好拒绝。
    “人外有人,天外有天,我不过是沧海一粟……”
    怕李乐只又说出拒绝的话,公孙淼然道:“李道长,李神仙,先前是我的不对。”
    他一撩衣摆,跪在地上道:“先前是我多有得罪,还请李神仙莫要放在心上。”
    公孙淼然低着头,谁也看不清他面上的神情,只听他继续道:“若李神仙愿意出手算上一卦,我愿出百两白银。”
    “不是我师父不愿意帮你算,是我师父,一天只算三卦,你本来就不相信我师父的本事,我师父何必要将机会浪费在你的身上。”
    高明礼替李乐只抱打不平道,在一旁听了一耳,算是搞明白了现在的情况,这什么姓孙的,看着仪表堂堂,丰神俊朗,是个人物。
    却没想到也和天底下那群没见识的一样,不识高人,自以为是。
    若是李乐只知道高明礼心里的想法,定要哽咽,当初是谁,指着他,一口一个骗子的。
    也幸好李乐只不知道,不然,他的脚趾头都要废掉了。
    “还有,请我师父出手,你居然只出百两白银,看你衣着,出身大富大贵的人家,拿百两白银是看不起我师父吗?”
    高明礼上下一打量,对公孙淼然只拿出百两银子不屑道。
    公孙淼然尴尬,动也不是,不动也不是,他跪在那,局促道:“百两银子已经是我全部的私房钱了。”
    家里是有钱,吃穿用度也不愁,但在银两上,后辈能持有的并不多,何况,还是他娘亲掌家,那钱只有进的,没有出的。
    拿出百两白银,已经是拿出他全部家当了。
    “也罢,我便为你算上一算,”李乐只听到后,心底发软,只当面前的人是小可怜。
    按照小说上写的,出身富贵人家却过得凄惨的,一定是家里人对他不好。
    这人找他算,又算的是命中劫难。
    难道是会卷入家族争夺中,被人刺杀?
    什么十年磨一剑,历经千难万险,看我如何从被欺负的小可怜成为掌家之主。
    所有欺我辱我的人,都要匍匐在我的脚下。
    可真当李乐只算了后,却不是如他所想那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