零点看书 > 都市小说 > 普通的我被奉为国师 > 第 22 章
    李乐只:……
    他已经不是一次两次被人说了,前几次说他是骗子,现在说他是野道士。
    关键他也不清楚现在的情况,无力反驳。
    公孙淼然却不愿意放过他,继续问道:“李道长怎么不说话,心虚了?”
    李乐只眼神平静,极为冷静地看向公孙淼然,心里吐槽,这孩子能活这么大,没被人打过?
    肯定有护犊子的家长!
    “你家里人一定十分溺爱你,”李乐只幽幽道。
    公孙淼然大惊,脱口道:“你怎么知道。”
    他还想知道更多时,李乐只已经闭口不谈,独留公孙淼然在那火急火燎。
    这人怎么会知道他家里人溺爱他?也是算出来的?
    不可能!
    可公孙淼然的心里,竖起的高墙微微裂了一丝缝隙,他不断回想,去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对的。
    这人是个野道士,说的话是骗人的。
    可他无法欺骗自己,他因李乐只的话动摇了。
    野道士知道林福海,是因为林福海是商人,走南闯北,又是青州最富的人。
    而他公孙淼然,岂是一个野道士能够轻易见到的,更别说,前几年他一直生活在京城。今年他才南下,赴青州,野道士是不会知晓他身份的。
    再者,他可是说自己名叫孙淼然,又岂会被人联想到公孙淼然身上。
    其次,他公孙淼然的名号又未传扬大江南北。
    野道士是不会有他的消息的。
    那他是怎么知晓的?
    林老爷眼神在两人之间来回游走了一圈,在李乐只的面前,也不敢凑到公孙淼然的耳边,同他说:“孙少爷,这一切都是李神仙神机妙算,算到的。”
    他还没有那个胆子。
    只能小心翼翼觑视公孙淼然,想他能够退一步。
    公孙淼然余光看到了林老爷的眼色,他心微沉,不知该如何办,骨子里的傲气容不得他后退。别说是真的,他也……
    等等。
    公孙淼然猛然想起,他来之前,可是十分清楚骗子骗人的把戏,识人识面是骗子的看家本领。
    不经意间,他居然着道了。
    公孙淼然大惊。
    野道士见到他后,只用了几句话,就让他怀疑自己是错的,而这些话,皆是很平常的话。
    你姓孙?
    你家里人一定十分溺爱你。
    单纯的询问,单纯的感慨。
    问他是否姓孙,代表不了什么,野道士不一定知道他姓公孙。
    家人溺爱,从他的衣着也能看出,他的衣物不是寻常人能够穿戴的。
    颜色姝艳,并不寡淡。
    想要穿他这种料子,需要花上大价钱,野道士定是从这里看出来的。
    这等本事,不怪乎林福海会被对方欺骗。
    野道士不一定有真本事,还需再试探试探。
    “说那么多,你还是野道士,”公孙淼然眯着眼,说话实在不客气。
    他打量着道观的景色,小院子左侧种的歪脖子树,郁郁葱葱,地上无一落叶,可见居住此地的人爱洁,香炉内尚燃着香,平日里有人前来上香求神,有几分香火。
    上山时也遇到下山的人。
    野道士骗了不少人啊,公孙淼然感叹着。
    *
    被人说是野道士,李乐只无力反驳,真要论起来,他无证,也未去官方报备,还真是位野道士。
    他也懒得同小孩计较。
    转头去问林老爷道:“需要去何处报备?”
    林老爷没有任何保留,一五一十道:“要去崇玄属报备,崇玄署是鸿胪寺的下属部门,每个地方皆设有,只是扬州这地方,崇玄署只设在扬州城,大安县去扬州城,马车前行需要六日。”
    “先要去县衙那出具文书,再弄到路引,然后再坐船前往扬州城,走水路要快上一日,后在崇玄署那报备后,再将报备的文书拿回来,让县衙盖章,一式三份,再送一份回扬州城崇玄署处,才算报备完。”
    一来一回,要耗上不少日子。
    这也是大梁野道观多。
    县衙那一关便不好过去,设下重重关卡,也是防止有假道士欺骗民众。
    假道士胡言乱语,随口几句,便让人落得个家破人亡,此事已不是一次两次发生,后才会有重重关卡限制。
    因此,只要有人状告假道士,便能凭借文书知晓其是否是真的,从而定夺他的罪名。
    当然,像李神仙这样的人物,其本事早在大安县广为流传,知晓他是有本事的人。
    刘婆一案,多半是胡县令想要见上一见李神仙,才接了刘婆的诉状,请李神仙过去一趟。
    也幸好,胡县令未拿野道士一事定夺李神仙的罪,否则,他回来的那天,就不是带公孙淼然前来妙道山请李神仙,而是去牢里捞李神仙了。
    真发生此事,凭公孙淼然的脾性,可不愿意借其父的势,李神仙也只能在牢里受一番折磨了。
    *
    李乐只知道报备的流程后。
    心死了。
    太复杂了。
    他的大脑要处理不过来了,而且为什么出具文书前往扬州城后,还要回来盖个章,然后再去扬州城,不知道这样很浪费时间,很麻烦嘛!
    为什么要将一个简单的报备流程搞得如此复杂。
    十分怀念能够上网的时候,可以通过互联网线上报备,而现在,他只能本人亲自前往,一来一回,半个月的时候,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都要处理此事。
    不处理也不行。
    李乐只想明白后,心底叹气,对林老爷和公孙淼然道:“你们先坐,我等会儿回来。”
    他现在有要紧的事要办了……
    离走前,李乐只又问道:“报备需要我本人前去吗?”
    林老爷还在因前句话怔愣,听到后还未反应过来便已答复道:“不需要,派遣人前去即可。”
    李乐只:“嗯,好。”
    得到自己想要的,李乐只转身离开了,他要去找他徒弟高明礼替他走上一趟。
    或者,他和高明礼一起前往扬州,他一个不熟悉古代的现代人,真的不敢在古代乱走,需要一个亲近的人陪同。
    很明显,他徒弟是最好的人选。
    李乐只走了。
    林老爷和公孙淼然面面相觑,随后在道观内走走看看,公孙淼然留意到檐下的案桌,风拂过,案桌上的纸张吹起。
    公孙淼然留意到案桌上放置的龟甲,明白那是野道士用来算卦的东西。
    一时好奇。
    他走过去,拿起桌上的龟甲把玩一番,龟甲裂纹颇多,他曾听过一二,道士用龟甲能测吉凶,野道士本事不详,准备的东西倒是不差。
    他刚放下龟甲,垂眸看向旁边的纸张。
    正要看清上面的字时,站在他旁边的林老爷惊呼道:“怎么可能!”
    不相信,不愿相信,又震惊不已。
    公孙淼然看清林老爷的神色后,眼神微凝,道:“嗯?”
    见林老爷未回话,依旧直愣愣看着前面,公孙淼然顺着他的视线看过去,看向案桌的纸上。
    因风吹动,纸上翘起了边角,公孙淼然没有看清纸上的字,他放下手里头的龟甲,拿起案桌上的纸。
    入眼。
    “青州水患”四个大字映入眼帘。
    公孙淼然瞳孔微缩,深处一抹震惊浮现,纸张轻飘飘却似千斤重,重到他拿不起。
    风动,纸张飘落在地。
    飘落到地上的一瞬间,公孙淼然才回过神来,掩藏起脸上的惊惧,弯腰捡起地上的纸张,规规矩矩放回案桌上,手轻轻颤抖拿起桌上的铜钱,压在纸上。
    他缓缓收回自己的手,藏进袖中,神色冷静,问道:“你看到了吧。”
    林老爷已经无了自己的神智,点头回道:“看到了。”
    “孙少爷,”他转过头,脸上残留着未褪去的恐惧道:“孙少爷,他算到了,李神仙算到了。”
    青州水患。
    四个大字沉甸甸压在他的心口。
    “难道青州要再来一次水患?”林老爷喃喃细语,声若蚊蝇。
    满满地不敢相信,也不愿相信。几十年,青州那场水患带走了多少人的性命。
    让多少人流离失所,林老爷不愿再经历一次。
    他抓住公孙淼然的手腕道:“孙少爷,你还不愿相信李神仙的本事吗?”
    救青州的,光靠他一人是不行的。
    公孙淼然嘴唇翕动,最终也未说出一句反驳的话,他不能不信,也不敢不信。
    谁也不知道他来自何方。
    除了林老爷,扬州又有谁知道他是青州刺史的儿子。
    野道士是绝不会知晓他半点消息。
    何况,他来之前,进入道观后,野道士在他的眼皮子底下,是没有办法写下“青州水患”四字。
    这字,是在他来临之前写的。
    所以,在他来之前,野道士已经知晓,他从青州来了,或许不知他们所来是为了何事,但早已算到,青州即将有水患。
    这才写下四字,本是想交到他的手中,但因为他进门那一刻……
    想到自己对野道士的态度,公孙淼然攥紧了拳头,恨不得给自己一巴掌。
    李神仙离去,也是顾及他的颜面,才离去给他发现这张纸的时间。
    所有的一切相通后。
    公孙淼然叹息一声道:“是我错了。”
    是他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,误会得道高人了。
    “林老爷,替我备下一份厚礼,好向李道长赔罪,”公孙淼然道。
    林老爷应下后,问道:“孙少爷,你真信了?”
    信?
    或许……
    不信又如何,信又如何,他不能拿青州的百姓去验证,野道士假的。
    “可是……”林老爷有所顾虑道。